服务热线
13162862074
021-57525860
2019年4月21-23日,为期三天的“中国化学会第22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 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胜利召开。会议同期举办“色谱行业女学者联谊会”,近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色谱女性工作者相聚在美丽上海,聆听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钱小红研究员带来的精彩分享,讲述我国及其个人的“蛋白质组学之路”。
钱小红研究员讲述蛋白质组学之路
1995年,我国第一篇蛋白质组学文章发表。
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成立,第一批蛋白质组学文章发表。
1999年,基金委蛋白质组重大专项启动。
2002年,3月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主席访华;5月中国组团出席华盛顿会议;10月器官(肝脏)国际蛋白质组计划(HLPP)香山国际会议召开,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NHPP)成立;11月第一届国际HUPO大会召开,中国成为HLPP执行主席国。
2003年,第一个蛋白质组学973项目启动。
2004年,北京主办第三届国际HUPO大会。
2005年,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成立,成为国际HLPP执行总部。
2009年,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201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
2014年,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NHPP)启动。
2015年,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凤凰中心建成。
2017~2019年,“Nature”等一批高水平文章发表。
短短25年间,中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国际领先的一流水平。尤其在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团队抓住机会,在九个月内完成了赶赴华盛顿宣讲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召开HLPP香山国际会议、争得HLPP执行主席国等重大事项,真正实现了“华盛顿会议上3分钟出声,香山会议中5分钟出台,国际HUPO大会上10分钟出彩。”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技术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牵头负责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随着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关村生命科学院启用、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中国在人类蛋白质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更多话语权,国际学术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近25年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之路,也见证了钱小红研究员个人的学术轨迹。从美国NIH实验室一名从事生物质谱研究的访问学者,到回国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副主任,出任基金委蛋白质组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HLPP、HUPO等国际大会也记录下钱小红教授作为秘书长忙碌的身影。
这些年,钱小红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发表的新方法论文被国际化学领域综述杂志Chemical Reviews多次引用,课题组组合肿瘤生物标志物验证策略得到国际认可,并在国际HUPO组织的27个实验室比对评估实验中位列100%准确的“全球6甲”。课题组研究成果获CAIA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钱小红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课题组攻克了“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草图”项目,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贡献1000~3000个新的额外编码基因,领导了由中国人绘制的首个人类肿瘤蛋白质组表达图谱,开启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研究新阶段。
对于留学归国这20年的研究历程,钱小红研究员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实验室二十年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脚;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实验室的未来从今天出发!”
活动上,钱小红研究员再度分享了她最喜爱的古诗《墨梅》,勉励色谱行业的女学者们应当有着墨梅一般的气质品格,享受工作与家庭带来的乐趣,智慧科研,美丽生活。